冲击式制砂机英文:Pelton Sand。冲击式制砂机目前设计结构合理,简单,效率高著称,其主要由其大部分组成,进料、分料器、涡动破碎腔、叶轮体验、主轴总成、底座传动装置及电机组成,目前冲击式制砂机用的行业也是多的,目前主要用于建筑,公路,是目前时代的者,本文为大家介绍三种冲击式制砂机制砂工艺! 冲击式制砂机制砂工艺 一、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单独制砂工艺 生产工艺采用进料→破碎→筛分→返回(或进仓)的流程,其生产工艺流程框图见图1。
此生产工艺的特点为: 1、工艺流程简单,单位能量消耗低; 2、5—2.5mm的石料要经反复循环破碎,破碎效果差,能量损耗略偏大; 3、成品砂中2.5—1.25mm、1.25—0.63mm粒径的石料偏少; 4、成品砂的粒度模数控制难(人为因素控制); 5、成品砂率偏低。 二、立轴冲击式破碎机与棒磨机联合制砂工艺 为了解决立轴式冲击破碎机制砂工艺中中径砂含量偏少以及提高产量等问题,采用了立轴式冲击破碎机与棒磨机联合的制砂工艺,其工艺流程框图见图2。
该系统制砂是湿法生产,棒磨机生产的砂经脱水仓地弄胶带机出料与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生产的砂在进成品仓胶带上混合输入成品仓。该流程的特点是了成品砂的含水率,缩短成品砂在成品仓的脱水时间。 该制砂工艺具有如下特点: 1、集中了立轴式冲击破碎机、棒磨机制砂的优点,克服了立轴式冲击破碎机及棒磨机制砂的缺点,解决了中粒径砂含量少、石粉过多流失等问题; 2、成品砂质量稳定、粒形好; 3、耗水、耗电量高,钢棒耗量大; 4、建安工程量大; 5、工艺流程复杂、设备品种多。 三、常速与高速立轴式冲击破碎机联合制砂生产工艺 2种速度组合的立轴式冲击破碎机制砂工艺流程见图3。
石料由转料仓经给料机、胶带机送人常速(50—70m/s)立轴式冲击破碎机破碎,经破碎后进人筛分机分级,然后大于5mm的石料返回转料仓,5—2.5mm的石料送人高速( 75m/s)立轴式冲击破碎机再破碎,经再破碎的石料与小于2.5mm的石料混合后进人成品仓。此生产工艺适用于干法、半干法生产,对于湿法生产需进一步研究。 通过以上研究发现,目前立轴冲击式破碎机与棒磨机联合制砂工艺还是为常用且效率较高的工艺,在内应用也广,但如何发挥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的优势,提高成砂率,这是生产运行中应认真从进料粒径、进料量上研究与掌握的问题,联合制砂湿法生产如何提高石粉含量、耗水量仍然是个难题。
冲击式制砂机工作原理 冲击式制砂机由斗式提升机然后使物料进入料仓,让物料在自然下落过程中,经过叶轮加速甩出来的物料相互碰撞,然后完成用户的目标,而被加速甩出的石子与自然下落的石子冲撞时又形成一个涡流,返回过程中又进行2次破碎,所以在运行过程中对机器反击板的磨损是很少的。
冲击式制砂机优势 污染率小:在使用期间并地解决了玻璃等原料破碎过程中的“铁污染”问题和钢渣破碎过程中的“卡钢”问题,巧妙的内部气流自循环了粉尘弥散。 低投入、高回收:冲击式制砂机生产自动化程度高,耗能少,破碎比大、投资回收期短,4-5个月可收回投资。 维护量少:冲击式制砂机的叶轮及涡动破碎腔内的物料自衬大幅度减少了磨损件费用和维修工作量。 结构、合理:冲击式制砂机的机体的底架与机架均系钢板采用焊接结构,焊接结构的优点是重量轻,承受冲击载荷大,制造周期短,对大型单件制造更为有利。
|